Search

在找到了第一份工作,確認8月份開始上班之後,一個多月前,逸安的第二位雇主與他聯繫,談定了實習的時間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找到了第一份工作,確認8月份開始上班之後,一個多月前,逸安的第二位雇主與他聯繫,談定了實習的時間、工時鐘點與大致工作內容,在8月第一份實習工作結束後,9月立刻開始第二份工作。

第一週在辦公室上班,熟悉事務,接著就能在家處理工作,因為是責任制,無需每日去辦公室。但要保證隨時在線上,也要有最高做事效率。這當中有一整週,被允許參與一個新的建設項目,必須在外縣市的工地待命與實習。

最後,當然也說到薪資。

這讓我們認識到月薪百萬起跳之專業經理人的格局,與工種型態的差異。光一份給全無經驗的菜鳥實習生的薪水,居然高到直逼我這個習琴36年的州政府教職人員,甚至比台灣碩士學位新鮮人的起薪還要高,讓從未接觸過這個領域的我們開了眼界。

除了工種差異造成薪資差距之外,逸安本身的基礎條件,如通德文/英文/西班牙文/拉丁文與中文,加上出身口碑挺好的雙語中學,整個八年中學的學年成績單清一色都是第一的表現,雖不至於因此提高薪水,但在尋求實習機會時,也多了些許好感資本。

所以說,知識絕非無價,而是超脫價值。(誤)

成績單上的成績,一部分取決資質,但資質之外的勤奮認真,才是表象之下的言外之意。

沒有誰是什麼都不做,就能讓從天上掉下來的好運砸個正著。

與不少學生特別加強學科弱點的方式不太一樣,逸安在他最熱愛的物理和數學這二門科目,投注了最多時間心神。

不會因為最得心應手,因此花費較少心力,而是相反。

就是因著熱愛與擅長,所以有鑽研的熱情,好,還要更好。

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小考,他也會用足精神去徹底準備。

而他不拿手的文科,他則是確切分配好進度,按表操課地念,準備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三天。念至恰到好處就停止,不強求極致完美,也不糾結結果。

因此數理的超標高分,與中上的文科項目一平均,就能在不折磨自己的前提下,以最快樂的學習過程與最自在輕鬆的氛圍,相對輕鬆地拿到總平均第一的好成績。

這樣與一般學生念書習慣相反的作法,卻讓他始終保持在榮譽榜。

在他身上,體現了「補強,不補弱」這個學習真意。

喜歡的事做到了極致,整體身心能量都會提升,進而帶動改善了原本不那麼擅長的弱點。

且此種方式很大程度地維護了身心能量,讓本該苦哈哈的高三生活奇蹟般地愜意。能維持交際花本色,每隔二天就與好友出門練滑板一下午或出外散步,還常能與同志們上線打怪闖關。

之前要不是因為疫情,健身房歇業了,我想他還會固定去健身練肌肉。這陣子封城令逐漸解禁,雖然去到任何密閉公共空間,都得事先快篩並提出沒有過期的證明,但不阻擋他每週4次去健身房固定鍛煉1個半小時。

我活了四十幾年,還沒見過那麼輕鬆歡樂的高三應屆畢業生呢。🙄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